当地时间10月8日清晨6点,欧洲最长的大桥克里米亚跨海大桥发生爆炸,克里米亚大桥由公路桥和铁路桥组成,这次爆炸导致公路桥断成几截,还引燃了旁边铁路桥上的一列油罐列车。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8日,克里米亚,在连接克里米亚和俄罗斯的克里米亚跨海大桥上,一枚汽车炸弹引发了大火。本文图片 人民视觉
几个月以来,俄乌双方围绕克里米亚大桥屡屡放出狠话,乌方扬言炸桥方案早就准备好了,俄方则扬言炸桥就以“末日审判”回应乌方。今天,靴子最终落了地。
尽管《乌克兰真理报》10月8日援引消息人士称,破坏克里米亚大桥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一次“特别行动”,但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评论。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发言人只是表示,在乌克兰最终获胜后,才会评论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或是任何乌克兰国家机构在有关克里米亚大桥破坏事件中的作用。
那么,克里米亚大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目前,卡车爆炸说,火车爆炸说,导弹袭击说,无人机打击说,恐怖袭击说,众说纷纭。种种迹象表明,这大概率是一次精心策划且谨慎实施的袭击行动。卡车袭击可能性最大,导弹袭击可能性次之。
第一种情况,爆炸源是卡车,里面装载的不是民用油料,而是固体爆炸物,火焰没有持续燃烧,且被大风快速吹散。反观旁边的油罐列车被引燃后,油料则燃烧了很久。卡车爆炸时机选择得很准确,发生在火车与汽车会车的瞬间,这显然有充分的情报支持和事前准备。目前对于乌方而言,最好的结果就是大桥由于非军事原因不明不白断掉,这样可以避免俄罗斯将乌方视作袭击者进而进行报复。俄罗斯反恐委员会8日当天也没有立即将大桥爆炸归咎于乌克兰,目前也未有组织或个人正式宣布对爆炸事件负责。俄罗斯总统普京已下令成立政府委员会对事件原因展开调查。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8日,克里米亚,连接俄罗斯大陆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克里米亚大桥上的燃油罐被烧毁 资料图
但卡车爆炸也有疑点,一是公路桥至少断了三节桥面,隔了几个桥墩,一辆卡车如何能做到?二是如果是卡车爆炸,那就是自杀式袭击,这更像是极端组织的手法,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组织能力和资源所限。对于乌方而言,采取这种不人道的袭击手段,将使乌克兰政府陷入不义,导致西方对乌克兰政府产生疑虑。更重要的是,涉事卡车恰好还是从俄罗斯本土的塔曼半岛驶来的。上述种种迷雾,令人浮想联翩。
第二种情况,爆炸源是精确制导武器,如海马斯的超远弹头或是导弹。数枚弹头同时命中不同桥段。从案发现场看,这要求命中精度在两米之内,且攻角要非常大,几乎垂直打击,才能做到炸断几节桥面,却不伤及旁边的铁路桥。目前乌军装备的海马斯火箭炮配备的是普通弹头,射程只有80公里左右,而乌军离克里米亚大桥最近的阵地,也有200公里以上。海马斯还可以配备射程远且杀伤力巨大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但一来美国顾及俄方反应,没有向乌军提供,二来此战术导弹精度也不够。
资料图
“乌方弹道导弹袭击”说也有疑点,乌方装备的9K79圆点弹道导弹,作为冷战时代核军备竞赛背景下的产物,打击克里米亚大桥这样的目标,射程够得着,但精度不够,其圆概率误差达100米左右。乌克兰研制的最新型雷霆2战术弹道导弹,射程够得着,最大命中精度为5米。但这种导弹还没有经历过实战,要想完成本次作战,还需要北约在侦察和电子战方面进行复杂的配合。如果确为雷霆2导弹所为,说明乌军已经与北约的指挥、空情、控制系统深度融合。而且,既然有如此精准的打击能力,为什么只打断单向车道,为什么不直接打掉铁路桥?
第三种情况,无人机精确打击。这种可能性最小,因为隐蔽航线出航,本次飞行距离可能要达到300-400公里,这需要大型无人机,在俄方严密布防的地区,其战场生存能力最差,一来乌方还没有比较可靠的大型无人机,而且无人机所携带的弹药也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至于为什么铁路桥只被波及而未断裂?因为爆炸点在公路桥上,铁路桥本身的建造强度更高,且桥上还有重载列车,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
(李昊,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部边疆中心副主任)
延伸阅读:
发生爆炸的克里米亚大桥 由普京儿时伙伴的企业承建
俄国家反恐委员会早前表示,一辆载重汽车8日早间在克里米亚大桥上爆炸,导致一列货运列车的7节油罐车起火燃烧,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公路铁路运输暂时中断。俄侦查委员会8日通报说,据初步统计,事件造成3人死亡。调查人员已确定爆炸卡车的信息和车主身份。此人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居民,调查人员已对该居民住处展开调查,并调查其车辆行车路线和相关记录。该部门已就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刑事立案。
资料图
普京签署命令加强克里米亚大桥安保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最新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8日签署命令,加强对克里米亚大桥、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至克里米亚的输电线及天然气管道等的安保举措。俄联邦安全局受命全权组织并协调安保举措。
克里米亚地区行政长官阿克肖诺夫8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克里米亚大桥公路桥已恢复通车。目前允许小汽车和客车通车,所有车辆须经过全面安检。对于货运卡车,目前需要使用渡轮。塔斯社报道说,当地时间16时,该公路桥已放行私家车及大巴车。克里米亚地区行政长官顾问克留奇科夫表示,24小时内克里米亚列车时刻表将恢复正常。
俄交通运输部稍早前表示,克里米亚大桥公路桥未受爆炸波及部分经检查可正常使用,铁路运输将在当日20时前恢复。
俄私营铁路承运公司“Grand Express Service”19时40分在其官网上发布消息说,从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辛菲罗波尔发往莫斯科的28次客运列车已于17时10分准点发车,从塞瓦斯托波尔发往圣彼得堡的8次客运列车已于17时15分发车。列车将通过克里米亚铁路桥。该公司同时发布了后续客运列车的发车时间表。
资料图
克里米亚大桥为何重要?
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大桥,为何会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世纪工程
“在不同历史时期,甚至沙皇统治时期,人们一直梦想能够建成这样一座大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8年5月16日克里米亚大桥汽车道正式开通时曾这样说。
克里米亚大桥,又称刻赤海峡大桥,是一座横跨刻赤海峡、连接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与克里米亚半岛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被称为俄罗斯的“世纪工程”。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就曾提议建设克里米亚跨海大桥,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没有能够付诸实施。20世纪30年代,时任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有过建桥设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克里米亚大部分地区时一度开工建桥,后来放弃。
直到本世纪10年代,建桥计划出现转机。
2010年,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一项在刻赤海峡修建桥梁的协议。不过,随着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双边谈判破裂。
2015年1月,俄罗斯政府宣布兴建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本土的克里米亚大桥。根据俄方声明,大桥由俄罗斯商人阿尔卡季·罗滕贝格的企业承建,于2015年3月动工。罗滕贝格不仅是普京儿时伙伴,也是普京长年练习柔道的搭档。
继2018年5月公路道通车后,2019年12月23日,克里米亚大桥的铁路正式开通,连通克里米亚和俄罗斯两大城市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普京当天乘坐火车穿过克里米亚大桥。
“这不仅是俄罗斯最长大桥,也是欧洲最长。”普京当时指出。在那之前,全长17.2公里、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瓦斯科·达伽马大桥保持着欧洲最长大桥记录。
至此,克里米亚大桥正式建成。日通行能力为4万辆汽车、47对列车,列车年载货量可达1300万吨,年载客量1400万人次。工程整体造价约228亿卢布。
特殊意味
俄罗斯高调庆祝之际,乌克兰和西方公开表达不满。
资料图
2019年12月,乌克兰外交部对克里米亚大桥铁路开通以及普京视察克里米亚表示强烈抗议。乌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克里米亚大桥的修建“未经乌克兰同意,且严重违反国际法”。美国和欧盟则谴责俄方借建桥巩固对克里米亚的“非法占领”。
其实,乌克兰和西方的神经紧绷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克里米亚大桥横跨的刻赤海峡是外部进入亚速海(俄乌共同拥有的封闭海域)的唯一通道,大桥的建成对于俄乌双方都有特殊意味。
对俄罗斯来说,其本土与克里米亚半岛并不直接接壤。大桥建成前,除了搭乘刻赤海峡的轮渡,俄罗斯人就只有经过乌克兰领土、绕亚速海一圈才能到达克里米亚地区。如今,有了克里米亚大桥,俄罗斯可以自由直通克里米亚腹地,不仅减轻了克里米亚在地理和经济上的孤立状态,便利了克里米亚同俄本土之间的人员和经济联系,还有利于俄方进行军事人员装备的调度,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冲突。
有乌方分析人士认为,俄方在刻赤海峡上修建大桥,将拥有俄乌共有水域的主导权。控制刻赤海峡,有利于俄罗斯将北约势力排斥在亚速海之外,以避免自身核心腹地直接暴露在北约军事力量之下,同时俄罗斯由亚速海进入黑海乃至地中海的能源贸易通道也将更有保障。
对乌克兰而言,这座大桥的存在,不仅快速连接了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而且“拿捏”了乌克兰亚速海沿岸的港口、城市与黑海的联系,可能会对外部船只进入亚速海构成限制。
有评论称,克里米亚大桥就像是“俄罗斯的手指扼住了亚速海的咽喉”,对于乌克兰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乌克兰重工业区、贸易区都在亚速海沿岸,每年有超过80%的贸易商品是通过刻赤海峡进入黑海。乌方担心,其在亚速海沿岸的军事基地、商业码头会受到俄罗斯威慑。
正因如此,早在2018年年底刻赤海峡危机期间,基辅方面就曾传出“要摧毁克里米亚大桥”的声音。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中新网等
相关作者:安峥